首頁 九案偵辦組

二、放棄兩條線索

在北京的幾天,關鶴鳴每分每秒都緊張充實。

他要處理因出差在外而未能及時處理的文件,要對一些省份上報的現案偵辦情況進行梳理、指導和向上匯報。

同時,他指令邱實從基層物色幾名指紋專家,準備打響一場高級別的指紋會戰。

“要找確實有實戰經驗、真正能幹事的,不要紙上談兵的人。”關鶴鳴囑咐道。

“明白。”邱實的回答幹脆利落。

在DNA還沒有應用到刑事偵查領域時,指紋為王。然而,隨著DNA的研究和應用逐漸深入和成熟,指紋的地位不保,甚至有退居二線的跡象。

很多看了十幾二十年紋線的技術人員心裏不服。他們那技術,雖然稱不上是童子功,可也絕對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才得來的真功夫呀!

九起積案中,四起有指紋。有的案子隻能依靠指紋破案,因此研究指紋對破案的意義很大。

指紋,在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眼裏是大同小異,而在刑偵技術人員眼裏卻是大千世界。

據說一枚指紋上有一百多個特征點,那些勾、橋、眼、棒等,在指紋技術人員眼裏都是傳遞信息的重要載體。

那麽,一名指紋專家又跟普通的技術人員有什麽區別呢?最根本的一點就是比中率。專家的比中率,自然要大幅高於普通的技術人員。特別是對於不完整、不清晰的這類條件不好的指紋,專家能夠經過處理和重新標注特征點等方法讓其起死回生,鎖定犯罪嫌疑人。

除了向報社領導匯報采訪情況,羅牧青將整理好的第一輪行動中九起案件的基本資料和初步分析筆記交給了邱實。

邱實簡單翻看了幾頁,非常肯定地說:“羅記者,您很厲害啊!記錄得非常詳細,還對每起案件進行了要點梳理,真是井井有條,讓人一目了然。我一會兒交給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