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進行基礎科技研究的研究人員太少,技術停滯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現在啊,我接觸過幾個搞研究的年輕人,他們的研究的方向都是在扣細節。都盯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想著以目前的技術開發出讓人眼睛一亮的東西。切……怎麽可能會有這樣的好事!研究的關鍵在創新,‘翻舊賬’能‘翻’出創新來嗎?不可能!”
方星牧這是有感而發。
這是目前蓋亞星係總體上科研風氣造成的。注重實際的科技應用,這不能算是壞事,但缺乏深入研究的精神,這一點就相當致命了。這一點從“星火燎原”創意大賽就能看得出來。理念和發展方向不能參賽,必須要有實際的產品,能夠直接進行生產的那種,這樣的才能參加比賽。
氣閉隔離間上方的安全指示燈很快變為了綠色,強襲機兵機庫一側的閘門隨即打開了。方星牧在打開的閘門門口微微用力一推,隨即飄了出去。
陵陽號的強襲機兵機庫並不大。雖然陵陽號在巡洋艦中也算是大體型的戰艦,但由於遠航獨立作戰的需求和旗艦指揮的需求,這使得艦船內部設施極為繁多,進而分配給強襲機兵機庫的空間也就隻剩下了四架搭載量的大小。
需要注意到是,艦船搭載量是指能夠滿足強襲機兵的日常維護、普通維修和二級搶修的容納空間。若是采取非常規的“戰時搭載”,那麽陵陽號四架強襲機兵的搭載空間塞進八架強襲機兵沒什麽問題。若是隻考慮出擊而不考慮回收的“極限搭載”,那麽機庫外側的出擊甲板上還能再放上四到八架強襲機兵。
不過此刻由於陵陽號沒有按照計劃與運輸艦青通號、驅逐艦雙溪號和驅逐艦瀾溪號匯合,所以機庫中的強襲機兵就隻有兩架。一架是茉莉駕駛的技術驗證機“騎士”,另一架則是原本就配屬在陵陽號上的閃電II先行量產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