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那天他離開書院之後,兩天一夜之後抵達了鄴城。
到了之後,休息了一個晚上,就連忙去見了尚書令楊遵彥。
因為這個時候,李德林仍然是齊國的中書舍人,也身受楊遵彥的器重,被朝野上下一直認為是北地三才之後,最為傑出的人才。
所以楊遵彥立即就接見了他。
可是讓李德林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離開齊國的這段時間,國內的政局發生了一係列的變化。
本來小皇帝高殷在四個月前繼位的時候,任命太師斛律金擔任左丞相,常山王高演擔任太傅,車騎大將軍可朱渾道元擔任太保,是為上三公。
長廣王高湛出任太尉,段韶出任右丞相兼司徒,平原王高淹擔任司空,是為三公!
楊遵彥統領三省六部,出任尚書令,楊愔擔任尚書左仆射,燕子獻擔任尚書右仆射,河間王高孝琬出任司隸校尉。
高歸彥統領禁軍,擔任領軍大將軍。
可是就在不久之前,上麵的任命剛剛發布了幾個月,大家的屁股還沒坐熱的時候,小皇帝高殷忽然重新下旨,對朝廷人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調整,免去了楊遵彥的尚書令職務,改為由尚書仆射楊愔接替。
尚書左仆射由趙郡王高睿接任。
而太保可朱渾道元也於前幾天忽然暴斃。
老太師斛律金也突然宣布辭職。
太師的位置由原太傅常山王高演接任!
太尉長廣王高湛升任太保,大司馬。
原禁軍領軍大將軍高歸彥則改任為司空。
統領禁軍的,領軍大將軍,由可朱渾道元的兒子可朱渾天和接任。
而段韶則被剝奪了右丞相的職務,隻專門擔任司徒。
從這個人事調動上可以看出來,常山王高演和長廣王高湛,平秦王高歸彥都升了。
但是齊國的太傅,太尉,領軍大將軍,象征著齊國內外的所有軍權,撇開現象看本質,大概的意思就是說,這三個人已經被解除了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