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天下湘軍(全六冊)

第十三回 會黨焚燒望海樓 醇王排擠曾湘鄉

話說同治八年夏,曾國藩在保定對練軍體製進行了三項改革:

一是采用湘軍管理方法,兵權、人事權等高度統一,下級軍官無條件服從上級軍官管理,朝廷不能夠遙控練軍;二是練軍不能帶有綠營習氣,士卒要艱苦樸素,吃苦耐勞;三是徹底割斷練軍與綠營的一切聯係,練軍不再世襲,不再有兵籍底餉。

朝廷支持曾國藩組建練軍,但是過了沒多久,朝廷又改變主意,害怕練軍被訓練成一支新湘軍,成為曾國藩的私人武裝,於是取消了對練軍改革的支持。不管怎麽樣,練軍畢竟首開新式軍隊先河,各省紛紛效仿,兵權在悄悄發生變化,中央集權變成了地方割據。

三個月以後,趙烈文到達保定,曾、趙兩人徹夜長談。

曾國藩綰了一下袖口,端坐在太師椅上,悲切地說:“河北永定河一帶,天晴則旱災,下雨則水災,諸事棘手,我已經是一籌莫展了。”

趙烈文安慰他說:“爵相不要太憂慮,萬事開頭難,事情要一件一件來辦,不可以操之過急。”

曾國藩皺著眉頭說:“能不急麽,在直隸總督任上總得有所作為吧?軍事方麵,我已經調彭楚漢率領一批長江水師將領來河北訓練水師;教育方麵,已經調張裕釗到蓮池書院擔任山長,教化一方;民生方麵,因為永定河工程太大,又缺銀子,恐怕一時修不好。最讓我失望的是,朝中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力挽狂瀾,中興大清。”

“此話怎講?”趙烈文估計曾國藩此次進京必然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

曾國藩朝趙烈文瞥了一眼,緩緩地說:“兩位太後才具平常,召我覲見的時候,家長裏短的東扯一句,西扯一句。”

趙烈文評價慈禧說:“西太後能讓無數須眉折腰,會識人、用人。江河日下的大清王朝在她的手上搖搖欲墜而不倒,苟延殘喘幾十年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