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開書坊,自然需要印書。
那得找個印刻莊。
許家以前是造紙的,跟不少印刻莊打過交道,因而印刻莊不難找。
當然了。
最好的印刻莊自然是掌控在周家的手裏。
周家的書坊產業已經形成了一條龍,凡是有關於書坊的,周家手裏的是最好的。
這點準沒錯。
許寧按照老爹給的名單,物色了半天,終於選中了一家叫“五裏印莊”的印刻莊。
便是帶著張茱萸一同前往。
之所以選擇這家,是因為許寧對這家印刻莊有所印象。
五裏印莊的主人是個姓薑的寡婦。
年歲應該不到四十。
聽說她家男人在娶她過門三年後就病死了,可憐一兒半女也沒能留下。
許寧之所以對其有印象,是因為這位姓薑的女子以前曾經來許家紙莊訂過紙。
即便是許家沒落後,人家也未曾改換過別家。
直到許記紙莊徹底關門。
這也算是一種香火情吧。
現在自己有了這方麵的需求,自然要去照顧人家的生意。
在原主的記憶中,那位女子左眼角有顆淚痣。
容貌比不得胭脂,應該也比不得趙妍兒。
然而也算是寧都城有名的美人了,那顆淚痣更增添了一抹嫵媚。
最讓許寧印象深刻的是。
這位寡居的美婦,氣質溫婉,知性柔美。
許是原主缺少母愛的緣故,每次看到那位薑姓美婦都覺得很是親切和舒服。
對了,她的微笑很有親和力。
五裏印莊有些遠,是在西城。
二人又去附近的車行租了輛馬車前往。
五裏印莊開在一條溪水邊,前邊是住宅,後邊才是印莊。
這是小作坊慣有的規格。
周圍柳樹縈繞,看起來煞是風景獨好。
寧都城最不缺的就是柳樹了。
有的文人還在筆墨端大膽稱呼寧都城為“柳城”,說來也是一種讚美,其中帶著點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