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小說鉤沉

水飾

神龜負八卦,出河授伏犠。

黃龍負圖出河。

玄龜銜符出洛水。

鱸魚銜籙圖,出翠媯之水,並授黃帝。

黃帝齋於元扈,鳳鳥降於洛上。

丹甲靈龜,銜書出洛,授蒼頡。

堯與舜坐舟於河,鳳皇負圖,赤龍載圖,出河並授堯。

龍馬銜甲文出河授舜。

堯與舜遊河,值五老人。

堯見四子於汾水之陽。

舜漁於雷澤。

陶於河濱。

黃龍負黃符璽圖,出河授舜。

舜與百工相和而歌,魚躍於水。

白麵長人而魚身,捧河圖授禹,舞而入河。

禹治水,應龍以尾畫地,導決水之所出。

鑿龍門疏河。

禹過江,黃龍負舟。

元夷蒼水使者,授禹《山海經》。

遇兩神女於泉上。

天乙觀洛,黃魚雙躍,化為黑玉赤文。

薑嫄於河濱,履巨人之跡。

棄後稷於寒冰之上,鳥以翼薦而覆之。

王坐靈沼。於魚躍。

太子發度河,赤文白魚躍入王舟。

武王渡孟津,操黃鉞以麾陽侯之波。

成王舉舜禮樂,榮光幕河。

穆天子奏鈞天樂於元池。

獵於澡津,獲玄貉白狐。

觴西王母於瑤池之上。

過九江,黿龜為梁。

塗修國獻昭王丹鳳,飲於浴溪。

王子晉吹笙於伊水,鳳皇降。

秦始皇入海見海神。

漢高祖隱芒碭山澤,上有紫雲。

武帝泛樓船於汾河。

遊昆明池,去大魚之鉤。

遊洛水,神上明珠及龍髓。

漢桓帝遊河,值青牛自河而出。

曹瞞浴譙水,擊水蛟。

魏文帝興師,臨河不濟。

杜預造橋成。

晉武帝臨會,舉酒勸預。

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

仙人酌醴泉之水。

金人乘金船。

蒼文玄龜,銜書出洛。

青龍負書出河,並進於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