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路倒台,影響最大的自然是董曉。
得知董路被罷官後,董曉原本想找太康說情,但被曹璋阻攔了,陳述其中利害關係後,董曉就放下心來。
嶽晴想方設法的要扳倒董曉上鳳位。
但宮內董曉有曹璋的幫助,嶽晴盡管是步步緊逼著出手,都被有驚無險的化解,再加上董曉有孕在身,她的地位很牢固,暫時不能牽扯到前庭的朝爭之中。
當太康說起要罷免董路官位時,詢問董曉的意見。
董曉按照曹璋教的話說:“朝廷有規定,後宮不得幹政,我雖然相信家父不會貪墨,但臣妾也相信皇上的決定,畢竟,臣妾是皇上的人,得替皇上考慮。”
聽到董曉如此貼心的話,太康大喜過望,對董曉愈發的好。
董曉也趁機加大自己在宮中的勢力,將身邊的太監呂真放出去,到禦膳房做了掌印,重新換了曹璋的人進入坤寧宮任總管。
又以防護腹中胎兒為由,從內操中挑選三十名侍衛,特升為一等侍衛,在坤寧宮中防備。
這些人馬雖然坤寧宮,卻隨時聽後曹璋的調遣。
不著痕跡的給曹璋手裏增加了不少硬實力。
再加上端妃宮裏的,洵美公主宮裏的人馬,曹璋隨時能夠調動的人馬高達百人。
……
時過七月。
隨著董曉的肚子逐漸的隆起來,馬上就到了產期。
宮裏上下都圍著董曉的生育轉起來。
溫實初和接產婆住進了坤寧宮,太康為了自己的老十七,也住進了坤寧宮,曹璋也理所當然的陪在左右。
也就是臨盆的這個月,太康夜夜住在坤寧宮,夜夜喝藥,身體每況日下,偶爾會出現間接性糊塗的情況,有時候自己做了什麽,都想不起來。
但他本人沒有意識到。
出現這種情況後,溫實初就以勞累過度搪塞,太康對此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