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們的史書看上去往往充滿屈辱。
今天被誰入侵了,明天被誰給揍了,後天又被誰給打了。
然後大書特書——漢家的子孫後代們呐,勿忘國恥啊!老祖宗無能,沒能完成的事兒,你們務必要去完成,一雪前恥!
至於幹別人這種事兒,則沒什麽值得誇讚的。
君子不讚美自己。
以至於很多子孫後代讀到這些曆史的時候,都他麽以為自己那群祖宗慫的一批,天天就光挨揍了,啥也不是。
回頭再看看周邊小國的曆史,天天被揍得鬼哭狼嚎,這還是沒被揍死的。
被揍死那些都在史書的角落裏趴著呢——某年某月某日,某某將軍滅其國。
然後突然恍然大悟,這他媽才是真正的血淚史吧?!!
這,就是陳群這群有骨氣又滑頭的文人們能幹出來,一直在幹的事情。
然而他們在幹這些事的時候,一點都不覺得驕傲,唯有滿心屈辱。
就像現在。
議事大廳隨著陳群這句話,沉默了好久!
不少人甚至都紅了眼眶。
文人要有風骨,不好說這是因為屈辱而難過,就當在緬懷親愛的敬愛的可愛的文侍郎好了。
這時宋煜突然開口說了一句:“陳尚書,我有個想法。”
陳群道:“特使請講。”
宋煜一臉認真:“咱不能出城十裏迎接。”
陳群愣了下,隨後苦笑著道:“原本我也是這麽認為的,可文侍郎他……唉,現在都已經準備好了,再改的話,怕是時間上,有些過於倉促啊!”
“不,我的意思是,當出城五十裏……恭迎,方能表達誠意!”
宋煜這話一出,所有人全都愣住了。
陳群一臉茫然地看著他,宋特使你在說啥?你確定你不是多說了一個“十”?
先前你聽到出城十裏迎接就已經勃然大怒,生生把文侍郎給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