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丈擔心什麽?”
“不瞞陛下,我大魏的糧食產量本不算高。遇到豐收之年,拿出一部分製作小吃,釀酒,那沒關係。可一旦遇到戰事、災荒等,糧食還是會出現緊缺的局麵。”
蕭慶陷入了沉思。
“大梁城的糧食現在堆積如山,確實是吃不完,但這都是從各地運來的。大梁城糧食多,對應的,各地的糧食就很少。”
方國忠憂心忡忡地說道,“慶豐行的影響力那麽大,如果各地加盟商也紛紛效仿,大量購糧製作糕點,釀酒,全國的糧食必定會出現緊缺的局麵。”
聽到方國忠的話,蕭慶連連點頭,深以為然。
民以食為天。
不論古代現代,糧食都是直接影響一個國家能否穩定的重要因素,絕不能掉以輕心。
“朕製作出奶茶的初衷,本來有兩個。一,賺些錢財,緩解一下朝廷的壓力。二,提供一些工作的機會,讓老百姓有事可做,有口飯吃。若是因此導致全國爆發糧食危機,那就舍本逐末了。”
“陛下不必過於憂慮。陛下如今勵精圖治,懲治貪官,使得朝政煥然一新,肯定會年年風調雨順,糧食豐收。”
蕭慶嗬嗬笑道,“風調雨順是老天爺的事情,朕管不了。朕能做的,就是力所能及地以民為本,急百姓之所及,想百姓之所想。”
“陛下寬仁治國,真乃我大魏萬民之福。老朽有個建議,不知當不當講。”
“嶽丈請說。”
“陛下既然心懷萬民,可以適當微服私訪,體察民情,親眼看看我大魏的老百姓是如何過日子的。雖然朝廷有考察民情的官員,但官員多自私,真正能為百姓著想的官員,實在屈指可數。”
蕭慶點頭道,“嶽丈這話,和朕不謀而合了。實不相瞞,朕答應去小魚家吃頓飯,就是這麽想的。”
“陛下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