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後,蕭慶將方國忠、孫士奇和周鶴,召到了廣德殿。
他坐在龍椅上,三人在下麵站著,畢恭畢敬。
“來人,賜座。”
小李子帶著太監,把椅子端來了。
三人陸續坐下。
蕭慶笑著說,“孫士奇,平心而論,你的功勞其實要比嶽丈大。之所以委屈你做個副使,主要是考慮到,你經常不在大梁城。如果有事情交給你辦,實在是不方便。”
“草民一介賤商,這次全憑陛下賞識,草民才有為國盡忠的機會。陛下破格拔擢草民,已經是皇恩浩**,怎麽能說是委屈草民呢?”
孫士奇趕忙站起來,好奇道,“隻是,這海運使到底是做什麽的?還請陛下明示。”
“想必你們也知道,我大魏原本是沒有海運使這個官職的。之所以設置,是因為朕知道,你常年跑海運,與海外諸國有生意往來。所以,這海運使其實是專門為你設置的。”
孫士奇立馬跪下來行禮,“陛下隆恩,草民肝腦塗地也難以報答。”
“快起來吧。”
“謝陛下。”
蕭慶站了起來,走到孫士奇的麵前,笑著說,“這海運使品級不高,正六品,且不用上朝。你的主要責任就是加強與海外諸國的交流,如果海外有什麽新鮮玩意兒,隻要對我大魏有利,你定要想方設法地帶回來,朕定有重賞。”
蕭慶深知閉關鎖國是要不得的。
他趁著這次機會,封孫士奇為海運副使,就是想讓他代表大魏,與海外諸國進行交流。
“草民定不負陛下所托!”
“還叫自己草民?你現在是大魏的海運副使,朝廷命官!”
孫士奇更是感動得熱淚盈眶,“微臣謝主隆恩!”
“經過這次海運,朕深刻認識到,以後不能再用漕運來運糧食了,太容易出事。所以,真打算以後都用海運來運糧食。這樣既節省時間,還不容易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