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回成都,一見麵就給諸葛亮帶了這麽大一個事件。諸葛丞相倒是有想過,孫權是否會在有朝一日擅自稱帝。但丞相自從托孤一來就沒閑下來過,一直沒太注意東吳的情況。
直到馬謖這一句話,讓孔明發現,孫權已經是隨時能稱帝了。
孫權,號稱三國時代的勳宗,這輩子頭銜多的嚇人。
從大漢討虜將軍,到老劉表奏徐州牧,領車騎將軍。偷襲荊州之後當了曹老板的南昌候。先帝急眼了孫權又變成曹丕的大魏吳王。曹丕南下偷襲東吳之後,又變成了大漢吳王。
但別看這位勳宗頭銜多,但每一次都能拿到巨大的利益。一直到現在,孫權無論是在曹魏還是蜀漢,都是吳王了,整個江東法理上都算他的封地。
也正因為如此,孫權現在距離皇帝就隻剩下一步之遙,隻差捅破那一層窗戶紙了。
曆史上孫權一直想以拿下合肥,以此作為自己稱帝的資本。結果前後數次大戰,久攻不下還大敗而歸,隻能退而求其次選一個大勝了。
馬謖說的沒錯,這一戰一旦東吳大勝,孫權很有可能立馬稱帝。
到時候擺在蜀漢朝堂麵前的,就是一個幾乎無解的問題。
這個東吳皇帝,你承認不承認呢?
諸葛亮火速派人去覲見漢帝劉禪,並著急群臣來朝堂討論對策。
蜀漢的中央政體很特殊,軍政要務的核心樞紐在丞相府而不是朝堂。大部分事情都是一式兩份,一份送到宮中給劉禪,一封送到丞相府給諸葛亮。
如果皇宮與丞相府都給出了回應,則以皇宮為準。
所謂,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這樣效率非常高,有諸葛亮親手負責下成都行政效率提高了一大截。而劉禪對此並不在意,或者說是知道自己的能力,大把的放權。
不過大部分大事,諸葛亮還是要去朝堂處理並交給劉禪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