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常,坐吧。”
馬謖跟著蔣琬來到了丞相府,此時丞相已經回來了。看到馬謖到了,麵無表情的點點頭,隨即說道。
等馬謖坐下之後,諸葛亮才放下手中的政令,平靜的看向馬謖。
“我需要一個解釋。”
在朝堂上死諫可不是一個好行為,這相當於在逼陛下按照你的意見來。這種行為在諸葛亮看來並非是合適的做法,更何況你的提議還有風險。
蜀漢現在有能力伐吳嗎?或許是有的,尤其是現在諸葛亮已經將下一次北伐的物資準備的差不多了。數萬蜀軍已經準備集結了,隨時都可以調動北伐。
這些兵力用來伐吳倒是可以,但在諸葛亮來看這並非是個好的選擇。
現在老二老三的內訌,都有可能成為老大一波推的機會。
“丞相,事實上此刻伐吳才是正解。”馬謖點點頭,神情一正,嚴肅的回答。
“細說。”諸葛亮沒做評價,隻是繼續道。
“石亭之戰,東吳一旦取勝稱帝,便是與偽魏撕破臉了。以孫權的性格,他肯定會北麵侮辱魏賊,西麵拉攏我們。”
馬謖在諸葛亮麵前的案板上攤開了一張地圖,指著東吳石亭一帶說道。
“這樣他們的梁子就結下了,吳魏聯合的可能性活大幅度降低。”
“這個時候我們東出伐吳,責以謀逆,偽魏聞之必定會再度南下進攻東吳。魏襲其外,我逼其內,孫權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該怎麽選。”
“更何況,伐吳的目的並不在於奪回多少土地,而在於能否將手重新伸回荊州。隻要能奪回長江的幾個隘口,逼迫東吳退讓,我們就取得勝利了。”
馬謖也不是傻子,他清楚此刻想大敗東吳,奪回荊州是不可能的。不僅僅是能否擊敗東吳,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蜀漢暫時沒有可以獨當一麵的人才。
沒有可以坐鎮荊州的人才,就算蜀漢奪回荊州,反而會被其所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