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

第114章 趙煦變法,小試牛刀

第二日。

在趙挺之的帶領下,一份份十萬緊急的奏折再一次擺在趙煦的麵前,讓趙煦決策。

而三位宰相則是冷眼旁觀這一幕,他們雖然知道如今的朝堂氛圍不對,但是並未出手阻止,畢竟他們也想試探一下趙煦的本事。

如果趙煦輕易中計,那說明他們支持高太後垂簾聽政是正確的,要是趙煦能夠識破眾臣的計謀,那他們可就要重新審視趙煦親政的可能。

高端的權力之爭往往就是如此樸實無華,能者上,庸者下。

“簡直是無法無天!”

趙煦看著手中的奏折,怒聲道。

趙挺之等人心中一喜,頓時知道趙煦的情緒已經被他們帶動,隻要趙煦一有動作,定然會露出破綻。

範純仁等人心中一歎,官家還是太年輕了,輕易中計了。

趙煦一臉怒聲道:“諸位愛卿請看,提刑司蘇愛卿所奏的冤假錯案中,有一例最為離譜,畢昇之後參與假交子一案,其主謀者無罪,參與者無罪,畢昇之後作為工匠竟然滿門抄斬,審理此案的官員難道是睜眼瞎嗎?”

趙挺之等人心中大喜,蘇遁為畢昇之後平反,正是他們精挑細選的民間冤案,就是旨在激怒趙煦。

蘇軾聽到官家點名兒子的奏折,當下附議道:“此案千古奇冤,不抓主謀竟然拿工匠抵罪,還請官家徹查。”

“準奏!傳令有司徹查!”趙煦怒不可遏道。

“官家英明!”百官紛紛稱讚道,

趙煦環視四周凝重道:“朕最近看到諸位愛卿的奏折,可以說寢食難安,發現民間百姓屢受欺壓,為惡者官商勾結,逍遙法外,善良百姓屢受欺壓,長此以往,大宋危亦。”

“臣等恐慌!”趙挺之等人紛紛恭維道。

文武百官皆目光複雜,心中明白,大宋從今日起恐怕又要開啟變法之路。

趙煦目光環視朝堂,再也不複之前的憤怒,冷靜道:“孟子曰: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唐太宗曾言: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朕作為大宋之主,又豈能坐視民間百姓屢受欺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