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宋醫相:開局和李清照私定終身

第121章 範正一統醫家

“不錯,太醫院兼顧皇家醫治之外,還和中醫院一樣對民間開放,如此既可給諸位太醫帶來豐厚的收入,還可以鞏固諸位太醫醫術,以最好的狀態服務皇室。”範正再道。

一眾太醫不由呼吸一滯,他們雖然有官身,但是俸祿並不高,對於中醫院豐厚的待遇早就眼紅,如果太醫院能夠對外開放,他們豈不是名利雙收,當下一眾太醫對範正的改革再無任何抵觸。

“同時太醫生的第三年並不在太醫局學習醫術,而是跟隨諸位太醫身邊在太醫院實習,諸位太醫言傳身教,太醫生知行合一,方可為醫家培養合格的醫者。”

範正拋出後世醫者最為流行的實習製度,同時解釋為何太醫生隻在太醫局學習兩年醫術。

“好一個言傳身教、知行合一!”一眾太醫盛讚道。

太醫局僅僅傳授太醫生醫術知識,然而背醫書和真正行醫乃是天差地別,如果太醫生能夠跟隨他們實習一年,見證大量的病例和治療之方,定然可以盡早獨自行醫,成為一名良醫。

“此法大善!”錢乙點頭道。

他擔任多年太醫丞,自然知道一眾太醫生最為欠缺的就是名師指導,哪怕是驚豔絕才的醫家變法三傑在創辦中醫院的時候,依舊不得不重金聘請三位老名醫相助。

“至於太醫署僅僅秉承翰林醫官院的職責遠遠不夠,我等醫家想要大興,需要主動承擔更多的責任。”範正振臂一揮道。

“遠遠不夠?”一眾翰林醫官麵麵相覷,他們乃是醫者,難道還能真如範正在太醫局門口高呼,讓醫家成為朝堂第七部不成。

“工家可以自成為工部,醫家為何不可?”範正傲然道。

一眾太醫嘴角一抽,工部那可是自古皆有的朝堂六部,醫家在朝堂之上乃是可有可無的邊緣角色。

範正看著一眾太醫,自然知道眾人的想法,當下冷笑道:“諸位莫要妄自菲薄,醫者乃是最古老的諸子百家之一,所肩負的乃是天下人的性命安危,如今天下諸多疑難雜症未解,瘟疫肆虐,南方恐怖至極的大肚病、癭者,俗稱大脖子病,亦曰飲沙水,其因為何,如何醫治?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