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三國:我能趨吉避凶

第123章 建國二十年成就一覽

太平二十年(213年)八月初二,秋陽初升,金色的陽光溫柔地灑在洛陽北宮內閣會議室的琉璃瓦上,給這座古老的宮殿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

會議室的大門緊閉,卻難以阻擋那股由內而外散發的莊重與肅穆。

“皇上駕到!”隨著門外一名身著華麗錦衣的衛士高亢的呼喊,聲音在寬敞的會議室內回**,激起一陣空氣的漣漪。

數十位華朝州長及以上的高階官員,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所牽引,整齊劃一地站起身來,他們挺拔的身姿如同青鬆般屹立,表達著對皇帝最基本的敬意。

盡管在張循推行的一係列改革措施下,古老的跪拜禮儀已被廢除,但在這樣的場合下,對君主的尊重依舊體現得淋漓盡致,每一雙眼睛都充滿了敬畏與期待。

張循身著龍袍,步伐穩健,在典韋、許褚兩位勇猛大將的緊密護衛下步入會議室,如同一位巡視自己領土的君主。

他緩步走向會議室前方的主位,抬手做了一個輕微下壓的手勢,示意眾人落座。這無聲的指示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那是一種長期積累下來的、從骨子裏散發出的王者之氣。

直到張循自己安然坐下,其餘人才敢紛紛坐下,會場再次恢複了平靜,但空氣中依舊彌漫著一種緊張而興奮的氣息。

環顧四周,張循的目光掃過在座的每一個人:賈詡、陳宮、趙雲、黃忠、程昱、呂布、周瑜……

這些名字無一不是華朝最具影響力的實權人物,他們或睿智、或勇猛、或忠誠,各自在自己的領域內發光發熱。他們涵蓋了內閣大臣、各部部長、各州州長以及各大軍區的司令員等關鍵職位,是華朝的頂梁柱。

這樣的盛會,唯有借由昨日華朝建國二十周年的慶典之名,方能將這些平時各散一方、各自忙著自己工作的國家棟梁之才齊聚一堂,共同商討國家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