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三國:我能趨吉避凶

第143章 3萬對戰50萬

由於貴霜帝國的疆域很遼闊,即便呂布率軍攻克了其首都巴格拉姆,並將這片廣袤的土地重新命名為貴霜省,由朝廷委任了前國王波調為該省的首任州長,以彰顯華朝的寬宏與包容,但西部軍區的重任並未因此而減輕半分。

為了確保這片新納入華朝版圖的土地能夠真正安定下來,呂布及其麾下的勇士們不得不繼續鎮守貴霜州,打擊那些試圖挑戰華朝權威、拒絕接受新秩序的反叛力量。

這一切花了不少時間,直到後續的地方行政官員、城防軍隊以及巡捕等力量逐步到位,各地的政局趨於平穩,呂布、張飛、孫策三人才終於得以率領西部軍區三萬人的主力前往天竺,征討天竺北方諸國。

大軍離開巴格拉姆,穿越了險峻的開伯爾山口。隨著隊伍的前行,印度河與恒河平原的壯麗景色逐漸展現在眼前,那是自然與曆史交織的畫卷,也是他們即將獲取新功勳的地方。

太平廿六年(公元219年)的七月初四,當西薩特拉普王朝與百乘王朝的戰火已然熄滅,華朝的南方軍區與東部軍區在南亞大陸的中部和南部區域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將南亞大部分領土都納入華朝的懷抱之時,呂布等人率領的西部軍區大軍,經過長途跋涉,終於抵達了身毒王朝的心髒地帶——位於恒河支流之畔的首都拉勒高德(今印度首都新德裏)。

在這裏以逸待勞,坐等他們的,是身毒王朝、大月氏殘餘勢力(阿史鐵勒/狄翼)、摩揭陀國、古寧陀王國、象雄國以及克拉底人各部落組成的龐大聯軍,總數超過五十萬之眾。

聯軍由實力最強的身毒王朝國王毗濕柯利掛帥擔任盟主,誓要與呂布的華朝大軍進行一場關乎存亡的決戰。戰雲密布,戰鼓雷動,一場決定南亞命運的終極大戰即將拉開序幕。

拉勒高德雖然是身毒王朝的首都,承載著身毒王朝的曆史和榮耀,但麵臨華朝軍隊的兵臨城下時卻有其局限性。因為城池容量有限,難以容納下那五十萬大軍和文武百官家眷,更無法提供足夠的防禦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