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阿拉伯半島南端的三個國家相繼淪陷之際,華朝海軍印度洋艦隊的精銳海軍陸戰隊,猶如一股不可阻擋的鋒銳之力,一路勢如破竹,最終抵達了查拉塞尼王國那座距離海岸線一百多公裏內陸深處的首都——卡拉克斯的城垣之下。
誠然,這支華軍海軍陸戰隊隻是海軍的附屬兵種,並非龐然大物,其編製僅區區三千人眾,規模不過相當於陸軍一個師的兵力。然而,華朝的對外戰爭勝負不在於士兵數量的絕對優勢,而在於武器的降維打擊。
而查拉塞尼王國,本身就國力衰微,軍事力量薄弱,這正是其不得不屈從於帕提亞帝國,成為其附庸國的根本原因。更為雪上加霜的是,在此前的海濱城市努西斯帕戰役中,查拉塞尼王國的軍隊已遭受重創,華軍以雷霆萬鈞之勢,炸毀了努西斯帕城的海防工事,俘虜並殲滅了敵軍萬餘人。
此番重擊之下,查拉塞尼王國的軍事力量幾乎被腰斬。及至此時,守護著首都卡拉克斯的兵力已寥寥無幾,不足三萬之眾,且士氣低落,人心惶惶。在這座孤城之下,一場力量懸殊的較量即將上演,而勝利的天平,似乎已悄然向華軍傾斜。
雖然查拉塞尼王國的軍隊其人數是華軍海軍陸戰隊的整整十倍,且擁有城牆作為天然屏障,從表麵上看似乎占據了優勢,勝利的天平似乎理所當然地傾向了他們。
然而,在這看似固若金湯的卡拉克斯城內,卻彌漫著一股難以言喻的恐慌與不安。不僅平民百姓因糧荒而人心惶惶,就連那些本應鎮定自若的士兵們,也被一種無形的恐懼所籠罩。而身為王國最高統治者的國王加拉因,更是心亂如麻,手足無措,對於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危機,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與無助。
這一切的根源,源自逃難歸來的妻弟卡裏姆所帶來的震撼消息。卡裏姆在努西斯帕的時候親眼見證了華軍艦炮那摧枯拉朽的威力,目睹了步槍、機槍如暴雨般傾瀉的火力,以及手榴彈爆炸時那令人膽寒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