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三國:我能趨吉避凶

第174章 羅馬帝國的傀儡皇帝

帕提亞帝國的轟然倒塌,如同天邊絢爛的煙火,為華朝太平三十一年(224年)的國慶盛典平添了幾分曆史的厚重與勝利的喜悅。這一輝煌時刻,不僅標誌著華朝版圖的又一次擴展,更是對帝國無上榮耀的頌歌。

然而,在這舉國歡騰之際,皇帝張循卻未選擇回歸繁華的洛陽,主持那場盛大的慶典。他心係更遠大的征途,毅然踏上了西行的道路,前往帕提亞帝國的舊都——波斯州首府埃克巴坦那。

張循的目的,是借此地利之便,更加貼近那遙遠的羅馬帝國,利用其高達5000公裏探測距離的超級係統外掛,為華朝軍隊對羅馬的最終征服鋪設道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

當今世界,華朝、羅馬帝國、帕提亞帝國、大月氏(貴霜帝國)四大帝國,各自為政,鼎足而立。然而,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華朝以其非凡的國力與強大的軍隊,先後將大月氏與帕提亞兩大帝國納入其疆域之中,成就了前所未有的霸業。

至此,昔日四大帝國已被華朝滅其二,唯餘羅馬帝國孤獨地支撐著,仿佛夕陽下的最後一抹餘暉,雖仍閃耀著不屈的光芒,卻也難掩其日漸衰微之態。華朝的崛起,已不可阻擋,而羅馬帝國,也即將迎來最嚴峻的危機。

羅馬帝國當前的局勢頗為微妙,年輕的皇帝亞曆山大·塞維魯,年僅十六歲,尚處在青澀的少年時期,遠未達到能夠獨當一麵、掌控龐大帝國的成熟階段。因此,帝國的實際權力中樞並非在他稚嫩的雙肩之上,而是被一群經驗豐富的權臣所牢牢把握。

其中,最為關鍵的人物便是他的母親,攝政女王莫米婭,以及禁衛軍首領烏爾比、執政官卡西烏斯,還有那些在元老院中德高望重的元老們,他們共同構成了羅馬帝國的決策核心。

莫米婭作為塞維魯的生母,其權力欲望之強烈,幾乎到了不容兒子有任何自主發聲的地步。她渴望通過兒子來延續並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卻也不得不麵對一個殘酷的現實:在這個由男性主導的社會裏,女性即便身處高位,也難以贏得普遍的尊重與擁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