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本來看,聖堂給《俠隱》的投資是1.6億,這已經完全算得上是大製作了。
畢竟這裏不是一個減肥vlog都需要3.5億投資的地球。
而像這樣的大製作,宣傳工作應該早就開始進行才對,但聖堂卻隻在電影上映前半個月才大肆宣傳。
原因嘛,很簡單。
因為10月30號這個檔期除了聖堂之外,沒有人在意。
這個日子既不是什麽電影黃金檔,也不是小長假,
對別的公司來說,把精心製作的電影放在這個時間點去上映,多少是有點大病。
但聖堂不這麽認為,因為這一天是聖堂27年前第一部武俠電影《俠影》上映的日子。
從《俠影》到《俠隱》,聖堂誓要把情懷拉滿。
當然了,單純玩情懷,那是傻子。
聖堂這套操作,正是為以後的某個計劃做鋪墊。
但這一次也確實是聖堂的最後一部純粹的傳統武俠電影了。
有些事懂的都懂,最後一次嘛,總是帶著不舍與瘋狂。
就像自行車即將騎到終點的時候,有人總會忍不住站起來猛蹬。
肌肉緊繃,不停加速,要蹬到腰膝酸軟,蹬到渾身冒汗才肯罷休。
聖堂老板宗盛明現在就是這種狀態,他恨不得一股腦把所有的精華都打出去,要的就是個全力釋放!
……
此刻,在那名為“天涯海角”的辦公室裏,宗盛明雙目輕閉,正襟危坐。
他還在聽前些天愚者給他們寫的那首宣傳曲《滄海一聲笑》。
寫的真他媽的好。
就在這時,電話響起,是宣傳部經理打來的。
“老板,您之前讓準備的演員寄語整理好了,這一次,凡是在武俠片裏演過深入人心角色的演員,能請的都請到了。”
聖堂公司的宣傳策略中規中矩,能想到最有聲勢的宣傳思路就是請曾經的那些武俠演員,拍個主題為“江湖再見”的視頻,順便再給《俠隱》說幾句宣傳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