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蓮燈》裏麵的天條到底是誰的天條。
這個問題是許沐閱讀劇本時產生的一個疑惑,此時借由鏡子中的自己問了出來。
許沐大腦高速運轉,回憶著《寶蓮燈》劇本裏的點滴,甚至還有自己前世看過的《寶蓮燈前傳》。
他回答道:“天條,是玉帝的天條。”
是的,仔細想想《寶蓮燈》中的劇情,一直都說改天條改天條,但是誰見過原來的天條?
要知道,當初楊戩的母親玉帝的妹妹動了凡心,玉帝的操作是拿起一顆桃子,然後說道:“化作桃山,將其壓在桃山之下,如不認錯,就永遠不要出來。”
而《寶蓮燈前傳》裏,八公主動了凡心,王母對其的處罰是:“發往昆侖山,麵壁終生。”
同樣的罪過,處罰是不一樣的。
再一個,楊戩劈山救母,玉帝一聲令下,十大金烏化作太陽,曬死無數生靈,隻為了給瑤姬一個懲罰。
這都是寫在天條裏的嗎?
到底天條裏有沒有明文規定,動凡心如何,如果有人來救,又如何?
如果有人來救,就派十大金烏曬死無數生靈,這是天條裏麵寫的?
這就是玉帝和王母口中的為了三界眾生?
還是根本隻是玉帝等人為了發泄情緒,維護威嚴?
許沐麵對著鏡子,抬起頭來:“所以,這個問題的根本在於到底是令從權出,還是令從法出?天庭管理下的三界到底是法治還是人治。”
其實許沐已經有答案了。
從劇本裏的內容來看,在新天條出世之前,天條不過是玉帝王母口中的話罷了。
此時同樣罪行,到底該怎麽樣處罰,完全是根據玉帝和王母的想法,甚至是情緒來的。
哪有什麽明確的法令。
“所以,改天條的作用不應該局限在神仙能不能動情,而是讓天庭的行為有依據。”
隻有這樣,才會防止再次出現十大金烏曬死生靈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