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星的大學沒有校園,指揮中心就是他們學習的地方,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隻要是地星能應用到的學科,其最高技術都儲存在指揮中心。因為對高科技學習並沒有必要的迫切性,所以能靠著興趣在這裏學習的人無一不是這顆星球的佼佼者。從這裏畢業的大學生不過18個半人,或者說是18個人加上一個瘋子。
宋茜是新生,她的導師是何彥古,這位在飛船時代就已經是醫療部長的老前輩仍然以頑強的毅力繼續發揮著餘熱,何彥古平時的話就不多,大部分人在和他相處時都會莫名地產生壓抑感。唯有這位學生表現得比多年在他身邊工作的人員還要平靜。
宋茜小心翼翼地踏進心理診療室,她幾乎沒有發出任何聲響,但背對著他的何彥古卻發現了。
“還順利嗎?”
“順利。”
“對那孩子的印象怎麽樣?”
“非常聰明。”
“除此之外呢?”
“輕度PTSD創傷,如果一定需要具體級別必須使用腦機儀。”
“不必!把你的論文拿給我再看一下。”
“是……”
宋茜的聲音輕得仿佛沒有滲入任何感情,但她卻通過導師近乎和往日沒有什麽不同的語調裏聽出了他的不安。
宋茜的論文叫《理想與湮滅》,其實是深入論證的兒童心理變化過程的文章。
“七歲以前,兒童大腦裏的海馬體未發育,導致在成長的過程中會丟失大部分幼年的記憶,甚至是全部,但在這丟失的記憶裏卻潛藏著一個理想國。”翻弄著宋茜的論文,何彥古仿佛是隨口總結道,“但很遺憾,當腦機技術發明後,人們發現所謂理想的幼兒心理不過是擊碎人類偽善的湮滅機。”
宋茜利用手中為數不多的實驗工具總結出了一套識別幼兒人性與生物性的方法,這種方法她在論文裏起了名字——荒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