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得益於藍玉的護送,歸途上隻有探馬軍司的不斷騷擾,而突圍出來的兵馬再無阻攔。
如此朱樉他們,在處理傷勢之後也直接倒頭就睡。
就在朱樉一行人昏睡之後,不久;
北伐大軍的捷報就傳回了應天府,在民間和朝堂上宣揚開來。
“大明萬年!!”
“陛下萬歲!!
…
消息在百姓間像潮水一般宣揚開來,頓時間有無數百姓朝皇宮方向高呼萬歲。
此刻的朝堂內,
一眾文臣武將也在奉天殿恭賀起來。
唯有胡惟庸一係大臣,雖說是恭賀,但眼裏閃爍著別樣的光芒,顯得口中的賀詞頗為虛偽。
隻見胡惟庸老神在在的向禦史台方向瞥了一眼。
一禦史當即站出來上言道:
“陛下!臣要參魏國公徐達!”
老朱大好的心情被打斷,心裏不由的生出一股惱怒,冷著眼讓禦史道來:“說!要是給咱說不出來個好歹,咱讓你去領軍棍助助興!”
“陛下,這次北伐,雖魏國公覆滅了北元王廷。
但其罔顧天顏,竟敢派秦王晉王二位殿下,孤軍深入草原腹地,置王爺生死於不顧!
一旦有任何意外,倆位王爺就會隕落在草原,這看似立功,實則送命僥幸之策!還望陛下明鑒,嚴懲魏國公!”
禦史頂著來自朱元璋的巨大壓力,道貌傲然的批判起來。
“臣附議!”
眾多文臣,甚至還有個別些武將勳貴紛紛站出列應和起此言。
老朱麵目表情的掃視了一圈這些人,目光最後落到了胡惟庸身上。
“胡相,你覺得呢?”
胡惟庸緩緩舒展了下衣裳,似是不在乎的說道:“陛下,二位王爺是您的嫡子,作為一個父親,追不追究還不是您一句話的事情嗎?”
這實乃誅心之言,朱元璋雖為皇帝,更為人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