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明!風起土木堡

第76章 愛卿的心意

也正因為這一點,在建築設計層麵並無現成模版可以借鑒。

於是乎禮部官員聯手工部技師們進行了多輪討論和方案修改,花費了不少心思之後終於決定參照京城南郊供奉農神的祭祀場所先農壇的基本樣式作為參考藍本,並在此基礎上作出適當調整以滿足新建項目的特殊要求。

整座祠堂建築分為三大板塊:

首先是位於最前方迎賓處的殿堂,該建築寬達四十餘丈、縱深約十丈許,寓意天下四方皆歸一心、團結一致。

整個架構按照坐北向南的方向布局建造而成,采用質地堅硬耐腐蝕的黑琉璃材質鋪設屋簷部分,邊緣則用綠色琉璃點綴形成鮮明對比。

至於裝飾方麵,外麵橫梁上方繪製的是皇家專用圖案即“和璽彩畫”,而內裏相應位置則是稍微簡化卻同樣不失精致的“旋子彩畫”。

這種內外兼修的設計風格不僅彰顯出皇家氣派同時也流露出濃厚的文化韻味。

大殿裏供奉的不是通常可見的神像,而是一塊巍峨挺立的石碑。

這塊石碑莊嚴肅穆,上麵鐫刻著天順帝親筆書寫的“大明忠烈英靈浩氣長存”幾個遒勁有力的大字。

在最初得知自己手書將被如此莊重地展示時,天順帝心中還曾略帶羞澀與不安,生怕自己的字跡配不上如此榮耀之地。

然而,當他親眼看到那一行行剛勁挺拔的文字清晰地映入眼簾之際,胸中頓時湧起一股難以言表的自豪感與使命感。

這不僅是對自己書法技藝的一種肯定,更是對無數為國家獻出生命的勇士們最崇高的敬意。

穿過第一進莊嚴古樸的大門,便來到了第二部分——後殿。

這裏的格局雖與前廳相似,但內部卻別有洞天。

隻見寬敞明亮的大殿內整齊排列著數排精致雕刻的石碑,每一塊都承載著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曆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