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分家後,我打獵屯兵糧肉滿倉

第36章 升官兒了

二人與那幾個漢子告別,走了出來,才發現此處是野外的一戶農家小院。

依著監守他倆的漢子所指方向,繞過幾條小路,終於看到了去往二道坎的官道。

手牽手走了一陣,總算回到了二道坎。

寨門前的守卒認出了蘇無憂,昨天他出戰韃子金甲時還是他給開的寨門,大喜道:“將軍,是您!您怎麽從外麵回來?”

蘇無憂有些不好意思,隨口說道:“昨日有公事外出,有什麽事兒嗎?”

守卒說道:“適才聽聞上官傳令,小王爺於校場封賞此次戰役有功之人,未尋見將軍身影,故而轉告將軍。”

蘇無憂點頭承應,向守卒道了謝,徑直往軍營而來。

校場之中,二道坎大小將卒均已到齊,正在聽取小王爺的訓示。

一番褒獎之後,小王爺轉向楊通問道:“楊大人,眼下營中最為緊缺的便是軍糧,二道坎又是在長城護衛之外,供養困難,明年你們此地的屯糧子粒,能不能再往上提提?”

楊通臉現難色:“將軍,韃子時時劫掠,而眼下田地旱凍交加,軍戶逃亡······不過小王爺既然這樣說,我等自然竭力而為。”

小王爺眼中似有不滿之色。

二道坎一帶,雖是大盛疆域,但曆年來,輾轉落於多國之手。

作為交戰之地,未來到底如何,誰也說不清楚。

如果此地能夠發展起來,形成軍事力量,不求能夠抗擊韃子,但至少能夠作為一個緩衝地帶,保衛京師安全。

大盛分為四省十五路三十二道七十二府三百六十州,二道坎屬於西北行省左二路燕北府保安州管轄。

保安州共有六個千戶所,二道坎屬於其中較為貧瘠的一塊地方。

大盛吉昌年間,此地曾有官戶五十一戶,軍戶一千五百餘戶,有囤地八十餘傾,每年納糧近一千石,每歲納鬆、楊木柴火五百餘斤,草料上千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