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府衙,閱卷現場。
共計有頭發花白的十位夫子,看著聖子監考生的試卷。
陳戰坐在那裏,假意的喝茶。
終於,一位老夫子忽然一拍巴掌,興奮的說道。
“你們看看這個寫雪的詩,當真精彩絕倫。”
所有夫子都是抬頭,那人念誦道。
“陳跡掩於雪茫茫,
浮白世界裹銀裝。
生靈皆隱寒酥裏,
淮河凍結映天光。”
“好,真的是好,老夫閱卷多年,從未見過如此大氣磅礴的詩詞!”
“單憑這一首詩,必然流傳千古!”
看到老夫子很興奮,其他的夫子扭過頭,強忍著沒笑出聲音。
這首詩從意境說還不錯,但不可能流傳千古!
老夫子是傻子嗎?
當然不是!
試卷批閱都遮擋住考生的姓名,但這首詩的頭一個字,連起來念!
陳浮生,淮!
淮南王世子!
淮南王就在這裏,誰敢不給麵子?
一眾夫子硬著頭皮扯謊。
“沈夫子說的沒錯,好一句‘淮河凍結映天光’!”
“我仿佛看到了這種景象!”
“如果沒有問題,這個人應該是狀元了吧?”
主要負責閱卷的是林正義,一位年過花甲的老學究,為人剛正不阿。
但不管再剛正不阿,也不能不給淮南王府麵子。
“確實,在聖子監的學子當中,這篇詩詞的確是不錯。”
“誰是狀元我們隻有建議權,最終還得是皇上決定。”
“看看賤民的文章,有沒有更好的?”
聖子監的試卷已經完成,夫子們批閱寒門的試卷。
有一說一。
聖子監的考生再怎麽不好,但他們享受的是最好的教育資源,寫出的詩詞差都差不到哪裏。
那些寒門連束脩都湊不齊,又如何能寫出驚世駭俗的好文章?
剛看到一半,夫子們就都是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