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濛和王漢跟著王廠長走進來非遺博覽園,非遺博覽園黃牆藍瓦,規格大氣而又端莊,是典型的帶有中亞文化風格的維吾爾族建築,非常具有維吾爾族的建築特色,遠遠看著好不氣派。牆上的雕飾也是采用的鏤空雕刻的,窗戶上還用彩色玻璃進行了裝飾,陽光投下去,在地上投射出一陣璀璨。建築裏麵也是分區設計,既有活動區域,也有展覽陳列區域,展覽陳列區域裏主要是展示了新疆一些地方特色的風俗文化物件,其中最多的就是樂器,有胡西塔爾、薩塔爾、卡龍、彈布爾等等,都是王濛沒有聽過見過的新疆傳統樂器。展區裏麵最大的特點就是地毯多,五顏六色的地毯鋪滿了展區,踩上去非常的柔軟。
王廠長雖然不是很專業,但畢竟在這邊這麽多年了,對新疆的風土人情還是略知一二,用王廠長自己的話來說,也算是給王濛和王漢充當了一次“不專業”的講解員。
穿過展覽陳列區,眾人來到戶外表演區域,旅遊旺季的時候,這裏每天都會有一到兩場的文化演出,全部都是由民間藝人表演,現在正在表演的項目是南疆最著名的“十二木卡姆”的片段,十二木卡姆作為維吾爾族的傳統曲段,實際上更像是一種融合了歌唱、舞蹈、演奏等各種元素的一種表演形式,在2006年時十二木卡姆就已經入選成為了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且莎車縣還專門成立了文化保護社團,現在十二木卡姆已經不單單是一種地方文化藝術,更是已經成為了一種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優秀傳統文化藝術表現形式。
在舞台的下麵,王濛等人還看到一支觀摩小隊,旁邊放了一麵寫有“上海外國語大學‘致遠計劃’”的旗幟。
王濛等人欣賞了一會台上的表演,王廠長此時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那頭應該是在喊王廠長過去,王廠長隻得和王濛等人打了個招呼離開,畢竟王廠長是受邀來參加活動的,而且王濛等人也耽擱了王廠長不少時間,王濛等人也不好意思再繼續給王廠長添麻煩,於是便準備和王廠長分別,王濛和王漢則繼續在博覽園裏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