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疆海盟

第41章 棉花地的庭審(四、棉花地)

棉花地並不在牧場附近,而是在離牧場不遠的一個戈壁的邊緣,雖然說是在戈壁的附近,但是剛好又是在河邊,平整的土地加上河水能夠滿足棉花巨大的需水量,所以在地理位置上是非常適合種植棉花的,目前整個地塊已經專門劃成了棉花種植的區域,種植的棉花在收獲的時候都會由縣上的棉花廠統一來采收和收購,而這個棉花廠也是當時王濛等人去走訪老吳和小吳的時候所說小吳的嬸嬸現在在上班的地方。

目前棉花基地還處在建設階段,現在就是準備從牧場這邊擴一條路到棉花地去,這樣采收設備在以後就可以從牧場直接通到棉花地去,不然的話,就隻能像現在這樣,請人過去采收然後運到牧場再裝車運到棉花廠去。

而兩家人現在出現爭議的地方,恰恰就是準備擴修的這條路惹出來的麻煩。

當然準確地說,倒不是因為修路本身這件事,換句話說不是因為這條路該不該修的緣故,大家在這一點上的認識都比較一致。問題是在於修的這條路的選向占地問題。

俯視來看的話,阿依巴爾和阿亞拉兩家分別承包的兩個地塊屬於南北分布排布的,阿亞拉家承包的地塊在北邊,阿依巴爾家承包的地塊在南邊,中間剛好被土石灘從中間進行了橫斷,而且在土石塊一直延伸到西側很遠的位置,相當於土石灘從西側開始在兩塊地的中部位置出對兩個地塊進行了隔斷。但土石灘也並不是完全地對兩個地塊進行了隔斷,在東側的位置,留出了一塊空地,將兩家人的地塊連在了一起,相當於土石灘在東側留了個口子。

而恰好棉花地的進口又是隻能從西側一個方向進去,如果直接從西側開一條路的話,那麽就意味著要將西側隔斷的土石灘進行清理,而土石灘又不是一般的土堆或者石堆,而是經過漫長風化形成的戈壁灘的石塊,用形象的話來說就是石塊已經是“長”在土裏了,如果要清理的話,隻能用爆破的方式,而如果使用爆破的方式,兩家大概算了算,花費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兩家原本就隻是想開一條簡單的土路一路修過去好方便車輛和農機設備進出而已,而且小路的鋪設完全是自發的行為,所以這些費用都是要由兩家人自己來買單的,因此這種開路的方式就沒法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