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山將改良後的藥方遞給劉大夫。
劉大夫接過藥方,戴上老花鏡,逐字逐句地研讀起來。
他眉毛時而緊蹙,時而舒展,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發出輕微的“嗒嗒”聲。
淡淡的藥香,混合著陳舊書籍和墨汁的味道。
許久,劉大夫放下藥方,摘下老花鏡,揉了揉酸澀的眼睛,看向張大山,緩緩說道:“大山,你這藥方,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了薄荷和紫蘇,還減少了甘草的用量,倒是有些新意。”
他頓了頓,食指輕輕點著藥方上修改的地方,
“隻是,這薄荷和紫蘇性涼,若是體虛之人服用,會不會適得其反?”
劉大夫微微皺起眉頭,眼神中帶著一絲疑問。
張大山略微思索了一下,回答道:“劉大夫,您說的沒錯,薄荷和紫蘇性涼。不過,我減少了甘草的用量,並加入了少量的生薑,生薑性溫,可以中和薄荷和紫蘇的涼性,使藥性更加平和,即使是體虛之人也可以服用。”
他一邊解釋,一邊用手比劃著,語氣沉穩,條理清晰。
劉大夫沉吟片刻,點了點頭,“你考慮的倒是周全。”
他拿起藥方,重新看了一遍,“不過,這生薑的用量是否需要再斟酌一下?畢竟生薑辛辣,用量過多,容易刺激腸胃。”
說著,將藥方遞回給張大山,眼神中帶著一絲探究。
張大山接過藥方,看了一眼,說道:“劉大夫,生薑的用量我已經仔細斟酌過了,不會對腸胃造成刺激。而且,少量的生薑還可以起到溫胃散寒的作用,對治療風寒感冒尤為有效。”他語氣堅定,眼神中充滿了自信。
劉大夫和張大山又針對藥方中其他幾味藥材的配比和煎煮方法進行了詳細的討論。
兩人各抒己見,你來我往,唇槍舌劍,藥鋪裏充滿了濃濃的學術氛圍。
櫃台上的算盤靜靜地躺著,藥罐裏的藥材散發著淡淡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