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特高壓獨步全球

第34章 水點亮燈

知青返城風席卷祖國大地,新疆農場這裏同樣無法置身事外。

無論是在勞作的田野上,下工後的場部,供銷社,還是在自家炕頭,這些知青談論最多的就是返城問題。

聽說可以回家,很多人流下熱淚,迫不及待,雖然他們在這裏流下了汗水,度過了青春,用滿腔熱血建設祖國邊陲,留下太多太多令人感動的足跡。

但是聽說能回家,能回上海,很多人還是激動莫名,充滿熱情。

每天場部圍滿了人,都是排隊等著開證明準備回去的,回上海不是每個人都能回去,有硬性指標。

首先夫妻雙方必須都是上海過來的知青,如果有一個人是本地人,那就不具備回去的條件,都是知青還不算完,還得上海家裏托好關係,有大隊、街道肯接收,這裏同意放人。

這樣經過一係列複雜的手續才能回鄉。

複雜艱難程度超乎想象,很多家庭都是普通家庭,再加上當時失業率居高不下,工作本就不多,一下子解決兩人的工作,更是異常困難。

有迫不及待地直接離婚,丟下孩子拋家舍業地回上海,由此造成的家長裏短,爭吵打架,每天都在上演。

但同樣也有人眼看回家之路這麽艱難,家裏解決不了工作,而且也在這裏生活習慣了,就選擇繼續留在這裏建設祖國邊陲。

整個農場鬧得熱火朝天時,宋向上家裏也不太平,宋向上放學後能明顯看到母親迪麗紮爾回家早了,不管幹活多累,都做上香噴噴的飯菜等著老爸回家。

有時候老爸在場部喝酒不回來,迪麗紮爾都不放心,非讓宋向上載著她去場部給宋建國送飯,說怕宋建國吃不好飯,老喝酒非喝壞胃不可。

宋向上上初三,已經不是小孩子,早就看出母親心思,說實話他也挺擔心,生怕爸爸媽媽像劉藝涵父母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