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專家說的話振聾發聵,讓全場所有人都沉默不語。
是因為很多人其實都和他有同樣的想法。
新的實驗反應堆,到底有什麽用處?
若說是為了收集數據,那現在國內正在建造和已經在運行的反應堆,已經有很多的,而且還涉及到不同的路徑,比如仿星器、比如托卡馬克,聚變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是以氦3聚變,有的是氘氚聚變。
可以說。
從路徑到方向,基本上全都囊括了。
而若說獲取更高指標的實驗數據,正在建造中的中核西南所的環流三號以及環流器二號M裝置,其實都很不錯,放在國際上都屬於一流水準,至於EAST那就更不用說了,各項裝置都是以最高的標準去建造,且目前也已經取得了極大的成果。
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是他們無法確定新實驗反應堆的建造目的,那即便是建造起來,無非也就是EAST二號——難道花費上百億的資金,動用無數的人力物力,就是為了重新建造一個EAST?
這絕對不是他們的目的。
所以,此刻每個人的腦海中都浮現出了一個疑問——新實驗反應堆,到底要以怎樣的目的去建造,它未來又要承載著怎樣的使命?
誠然。
在申請項目資金的時候,交給國家的計劃書已經寫的很詳細了,但那都屬於形而上的層麵,是站在更高台階的戰略規劃,其作用套用在任何一個裝置上都很適用。
而具體的實施和建造計劃,卻又有不同。
他們需要在建造之前,確定出精確的目標,精確的方案,隻有這樣,才能讓新實驗反應堆,發揮出應有的功效。
而麵對這個問題,眾多專家們在最初的沉默後,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有的人建議穩妥一些,將各項數值都拉高,這樣可以使得實驗反應堆成為最頂尖水準的反應堆,也有的建議步子邁大一些,直接以核聚變反應堆的水準去建設,這樣的好處是以後但凡能夠成功掌握核聚變,都能將其改造成可用來發電的商業化反應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