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放下茶杯,陸誠遠平靜地說:“如果想做到老師說的水平,除了我現在掌握的生產管控方麵的經驗,和上學時候學的電力設備方麵的專業知識之外,還需要涉獵新型材料學,環保等好幾個方麵,得讓我好好想一想。”
陸誠遠的回答讓陳建勳的眼睛一下就亮起來:“你能說出這些相關行業,就說明你早就考慮過我剛才提出的那些建議。你當年寫論文時那股跨領域鑽研的勁兒果然還留在骨子裏,這就很不容易了。”
陸誠遠無奈地笑了:“工作之後雖然還在看書和學習,但跟上學那時候真沒法比了。那會兒就是個毛頭學生,啥也不操心,啥也不多想,才敢想一出是一出的說幹就幹。現在工作了,要承擔很多實實在在的責任,顧及的方麵也越來越多。”
說這些話的時候陸誠遠的內心裏對導師陳建勳是既羨慕又佩服。不管多大歲數,在這位導師的身上,永遠都保有著年輕人的思維活力,比如剛才跟他說那些話的時候,陳建勳就因為興奮而臉頰泛紅,忽略掉眼角眉梢那些不太深的皺紋,那雙眼裏的光,那生動的表情,分明就是少年的眼,少年的表情。這或許就是陳建勳被稱為電力行科研常青樹的原因。在陳建勳的內心裏,對他熱愛了一輩子的電力行業,始終保有一顆少年的心。
聽見陸誠遠所說的無奈,陳建勳反而笑得輕鬆了些:“這很正常,你要是沒點責任心,還跟當年的愣頭青似地想一出是一出,我也不敢跟你說這些。咱們今天聊的都是長遠打算,就算你現在應承下,它也不是一兩天就能幹成的。我今天隻是把這個種子埋在你這兒,隻要你心裏擱著這個事就很好。”
陸誠遠笑著打趣:“老師肯定已經埋了不少種子吧?”
陳建勳擺了擺手:“優質種子數量有限,這又不是油菜花可沒辦法成規模播撒,摘來選去也就挑中了幾顆。不過再過陣子你就能看見另一個種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