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這麽清楚,老師沒白疼你。”周瀚欣慰地開了句玩笑,繼續說:“老師這些年把大量的心血都放在了DAC技術與電力生產設備相結合的研發上,除了電廠生產承載的越來越重要的碳排放指標之外,還有就是要搶占國際先機,以方便於未來我們在製定相關技術的國際指標方麵有更充分的技術,數據和實踐基礎,為我們國家在國際電力行業的引領級地位夯實更高規格的基礎。”
陸誠遠的眉頭深深蹙緊,聽得十分專注。
“你肯定聽說過美國的‘濕度擺動’技術,我前段時間過去交流的主要目的就是想了解他們那邊目前這項碳捕捉技術利用於電力行業的深入程度。”
陸誠遠:“關於美國的濕度擺動,我有個電力專業的朋友,他現在就在美國那邊的電力領域工作,他給了我一些相關的材料,這項技術目前在美國已經能夠靈活運用於除電力之外的許多個生產型領域。技術方麵已經相對成熟。”
周瀚點頭:“沒錯,美國目前在碳捕捉領域又走到了國際的前沿。日本的東京都立大學科研團隊最新研發的‘佛爾酮二胺’碳捕捉技術也正式下線投入使用。但是這些國外的技術都因為缺乏大量的基礎運行數據而暫時停留在其國內生產規模相應的功率水平。而咱們國家在基礎數據方麵擁有絕對的優勢。”
陸誠遠目光亮起來:“我知道寧夏每年三百萬噸CCUS示範項目的一期年五十萬頓已經於今年成功投產運營,另外前段時間國資委剛發布的國能400萬噸級CCUS示範工程項目也已經備案。”
周瀚微笑:“老師的理想是把咱們國家的每一座電廠都變成一個超大規模的DAC機構。而你我的奮鬥目標就是把老師的理想變成現實。”
陸誠遠突然理解了周瀚的用心。同時也理解了周瀚之前說他應有的高度,也明白了周瀚對他組建的這支團隊的未來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