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片被風沙與烈日反複洗禮的塔裏木盆地北緣庫車山前,勘探隊正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卡鑽問題死死地攔住了他們前行的道路。每一次嚐試突破,換來的都是設備的故障和隊員們滿心的挫敗。
韓國強心急如焚,在帳篷裏不停地踱步,腳下的沙地被他踏出了深深的腳印。他的額頭布滿了汗珠,嘴裏還不停地念叨著:“這可怎麽辦,這可怎麽辦……”
突然,他停下腳步,猛地轉身,看向圍坐在一起的隊員們,眼神中帶著破釜沉舟的決心,大聲喊道:“不能就這麽幹等著!咱們向國內鑽井平台求助,說不定他們有辦法!”眾人紛紛點頭,眼神中重新燃起一絲希望。
於是,緊急求助信號跨越千山萬水,迅速發往國內。僅僅過了兩天,國內頂尖的工程師以及技術指導就風塵仆仆地趕到了油田。一下車,他們連口水都顧不上喝,便一頭紮進了鑽井現場。
“先把詳細情況說一說。”為首的李工放下行李,便急切地詢問。
張子超趕忙上前,將設備故障、卡鑽時的情形一五一十地描述了一遍,邊說邊帶著他們查看設備。李工眉頭緊鎖,仔細地檢查著每一個部件,一會兒用手輕輕敲擊,一會兒湊近觀察,還不時與身邊的同事低聲交流。
緊接著,一場緊張的現場“會診”開始了。工程師們圍在設備旁,有的拿著圖紙對照研究;有的在操作台上反複調試,雙手因為長時間的操作而微微顫抖,試圖找到問題的突破口。
他們嚐試了各種方法,調整參數,那些數字在控製麵板上不斷跳動,卻始終無法帶來期待的結果;更換零件,新的零件被小心翼翼地安裝上去,可鑽頭依舊死死地卡在地下,紋絲不動。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太陽漸漸西斜,可問題依舊沒有得到解決。韓國強站在一旁,雙手抱在胸前,看著忙碌的眾人,心裏越來越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