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鬥膽,還是以為您今次決議,略有不妥!”
將朱棣從棺槨中攙扶到龍椅上,鄭和深施一禮,隨後說到。
這龜息丹,是他從南洋的古裏國覓得。
服用後可令人進入假死狀態。
第四次下南洋歸來後,經過反複嚐試,終於確認丹藥無任何毒害,這才進獻給了朱棣。
哪成想後者正在為儲君人選發愁,竟心生一計,將丹藥用在了自己身上。
“有何不妥,說來聽聽?”
被臣子諫言,朱棣不怒反笑。
“大明雖已立國數十載,然北元未滅,建文餘孽仍在,一旦太子、漢王、趙王因儲君之位相爭,必然給外敵可乘之機!”
“若失去掌控,陛下一生心血,豈不付諸東流!”
鄭和一臉嚴肅。
起初,對於朱棣這個看似荒唐的決定,他是極力反對的。
奈何勸不住,也隻好答應其最多試驗一下。
如果發現苗頭不對,必須立刻現身主持大局。
可皇帝卻玩上癮了。
不僅把死訊傳回南京,還要昭告天下,甚至派人秘密通報了蒙古各部。
隻能說真是藝高人膽大。
“馬和,朕這麽做,自然有這麽做的道理!”
“如今蒙古各部雖然表麵稱臣,暗地裏卻相互勾連,早晚還會再犯!朕此舉就是讓他們盡早暴露,好在有生之年一戰定之,永除我大明邊患!”
“至於建文餘孽,根本不足為慮!”
“唯獨儲君人選,實在令朕頭疼!”
說完,朱棣便揉起了太陽穴。
鄭和也知道皇帝最憂心的便是這個。
他與太子、漢王、趙王,早在朱棣還是燕王時便認識了。
對於這三個人相當了解。
按理說,太子仁厚,治國理政也是一把好手,本應為儲君不二人選。
可朱高熾的身體實在太差了。
按照太醫院的意思,這位太子都未必能活過老爹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