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陶木吉鄉,在祖國版圖最西邊尖角上,平均海拔4000多米,有“新疆邊境第一鄉”“中國西極第一鄉”之稱,四個行政村卻有七千餘平方公裏,人口才三千多人,99%是柯爾克孜族人,比恰爾隆還要顯得地廣人稀。如果不是為了探訪守邊員阿裏曼,吳娥怎麽也不願意利用有限假期奔赴280餘公裏,前往這個邊遠的鄉鎮。
十月四日大早,吳娥一行人就告別拉紮爾一家,從恰爾隆牧村回到阿克陶。幾天來,從白沙湖到喀什,從澤普到恰爾隆,吳娥的國慶黃金周從來沒有這樣奔波過。吳娥本想好好休息幾天,柯克紙說,李隊要他前往邊境探訪守邊員阿裏曼。所幸這次探訪仍然像去恰爾隆一樣,三路人馬再次集結。
四號這天晚上,吳娥休息了半天,就問柯克紙第二天的安排。柯克紙說,李隊對卡凱妮和那紮的身份非常謹慎,盡管拉紮爾一家的收留為她申請中國國籍提供了便利,但畢竟是從邊境逃過來的,需要仔細辨別,就算卡凱妮是好人,但仍要防止被別人利用,對於她們一家的來曆,需要提供更加確切的人證。
柯克紙向李隊請示卡凱妮戶口事宜時候,李隊正好在家裏。依布力剛剛把恰爾隆的見聞講給丈夫聽。當然,依布力把自己和吳娥動員阿裏曼的事情也講了起來。依布力從恰爾隆回來後,就想起阿裏曼的心事,把兩件事情聯係起來,覺得阿裏曼遇到的那個逃邊者,非常可能就是卡凱妮一家。
李隊聽到依布力透露的線索,馬上叫柯克紙十月五號這天不要休息,繼續前往木吉鄉探訪一下阿裏曼。李隊說,艾米麗拍攝的大量視頻,正好可以讓阿裏曼辨認卡凱妮和那紮。
李知展猶豫了一下,對依布力說,可能還得你辛苦一趟,跟柯克紙一起前往,否則沒有個翻譯,柯克紙就是個聾子,對了,你可以邀請吳娥陪同前去,這樣這小子就有幹勁!依布力說,我們想到了一塊兒,我正想向你借用一下柯克紙呢,你知道的,去木吉鄉邊境派出所找守邊員,最好有公安的同誌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