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帕米爾的風

第3章 爸爸

爸爸,我是娥娥。吳娥拿起手機,撥通的第一個電話,就是給爸爸的。吳娥後悔沒把電話簿上傳到手機雲盤,手機一丟,整個世界就失聯了。幸虧爸媽的電話記得牢牢的。聽到陌生電話,爸爸毫不猶豫地接通了,聽到是女兒吳娥,爸爸驚喜中帶著抱怨說,娥娥啊,可把你媽嚇壞了!你是被什麽風吹走了啊?!“帕米爾的風”,有這麽厲害嗎?

爸爸也知道“帕米爾的風”。但爸爸所說的,顯然不是柯克紙的網友。爸爸並不知道女兒與柯克紙分開了,當然無從知道柯克紙在帕米爾高原有個網友,而且影響著女兒的婚事。爸爸之所以知道“帕米爾的風”,就是關注女兒獲得的邊疆知識。今天割什麽風呢?這是爸爸的習慣問候。爸爸知道了阿克陶天氣分兩種,就像人的心情有對應的“兩分法”一樣。

帕米爾的風,今天是東南風還是西北風?東南風是塵霧彌漫,西北風是天藍地闊。丟了手機的吳娥,感覺天氣是西北風,但心情又是東南風。

八月份剛到阿克陶時,吳娥忙於開園建班工作,難得有充足的時間跟爸媽聊天。吳娥雖然參加幼兒園工作幾年了,但她剛到阿克陶,發現自己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包括教學常規,包括語言習慣。作為支教老師,吳娥發現阿克陶的幼兒園與內地小城完全不同,首先是語言交流的問題。為此,阿克陶的幼兒園,教說話是主要內容,為此和孩子們玩遊戲的時間大為縮水。在內地,這環節就是多餘的。當然,教說話,也多是以玩遊戲的形式進行,也是寓教於樂。

吳娥帶的是中班,孩子們的國語水平參差不同,好在幼兒園每個班除漢族老師外,還有民族老師。這些民族老師也非常努力,每年都要進行國語水平過關考試,如果不過關就得轉崗,成為其他服務崗幹部。為此,年長一些的民族老師非常重視普通話訓練,樂於跟支教的吳娥交流對話,以強化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