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末1631:重生東江一小兵

第45章 登州叛軍末日近,秦逸重回望海墩

崇禎五年七月中旬,屢攻萊州不下的孔有德,又開始耍“願受撫”的拙劣把戲。

離譜的是登萊巡撫謝璉,和萊州知府朱萬年兩個大佬,還真信了。

結果可想而知,約好在城門外見麵,朱萬年、謝璉及翟、劉兩個監軍太監,一股腦都被孔有德抓了去。

拚死反抗的朱萬年當場被殺,萊州城差點落入叛軍手裏。

七月二十一,山東巡撫朱大典終於在青州等來了“關寧鐵騎”。

總兵金國奇、監軍太監高起潛,領著靳國臣、祖大弼、張韜,楊國柱、祖寬及戴罪立功的前總兵吳襄等等。

上麵這些或許也有點名氣,如果秦逸在場,基本都不認識。

唯有一人,他一定熟悉。

誰啊?

今年二十五歲,以遊擊將軍身份領兵出戰的吳三桂。

朱巡撫立馬打起精神,親自督師,指揮三路大軍圍剿“登州火器營”叛軍。

而此時的京城,對被俘放歸的登州諸官也迎來最終判決。

七月二十三,餘大成、宋光蘭、王徵等遣戍充軍,孫元化與張燾在菜市口斬首示眾。

八月,以關寧鐵騎為主力的援軍渡過膠萊河。

在萊州西南之沙河,一戰擊敗叛軍主力,並追至萊州城下。

孔有德見勢不妙,立馬率部東逃,萊州至此解圍。

明軍繼續東進,相繼收複骸骨如山,人口幾乎死光的招遠和黃縣。

九月兵臨登州,朱巡撫反過來把孔有德叛軍圍在城中。

麵對如此堅城,加上城頭可遠射的二十門紅夷大炮,眾將束手無策。

誰舍得把自家精銳拖上去“蟻附攻城”當炮灰?

再說了,平叛主力是關寧鐵騎,已經在沙河一戰奪了平叛第一功,腦子抽抽了,也不會去騎馬撞牆。

監軍高起潛與諸將定策,外圍修築長牆。

宣稱“凡三十裏而遙,東西俱抵海,分番攻守,賊無出路”。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