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嫣兒驚嚇之下的胡言亂語,傳遍了鎬京城的大街小巷,大言不慚的話一傳十十傳百,其中言論又被別人添油加醋了一番,那話便更聽不得了。
東城賣酒水的蘇家也恰好聽到了酒客之間的閑話,那蘇家娘子仿佛聽到了什麽了不得的大事,拉著閑話的人追問。
那被害死的小丫鬟可是落了井?
可是叫小環?
落了井好像有傳言,但是具體叫個什麽這麽詳細的問題旁人卻是不十分清楚的。
不過,街裏街坊都知道蘇娘子的小姑子是在主家落井死的,卻不清楚原來就是在這吃人的蕭家幹活,現在乍聽之下無不驚奇,這事情豈不是就對上了。
蘇娘子恨得哭了一場,也不做生意了,收了攤子,帶上瞎了眼睛的婆母,上衙門討公道去了。
按理說這種主家逼迫奴仆致死的案件,由小三司審判斷案已經足夠。
但是此事麻煩就麻煩在涉及到了蕭家,涉及到蕭家就避不開宮裏的蕭貴妃與二皇子。
官員都不想牽扯其中,生怕一個不慎招惹麻煩,又有人說此案其實與蕭嫣兒妄議儲君的事情有所牽連,而謀逆叛亂以及故意殺人理應由大三司來處理。
案子還沒審已經弄的烏煙瘴氣,各處爭吵不斷。
蕭嫣兒先被收了監,等著審判,但是到底由誰來審卻成了最大的問題,她也免不了在獄中白白耗費了幾日。
她哪裏受過這樣的罪,隻覺得苦不堪言,度日如年,剛進來的時候還不可一世,架子十足,揚言過後要讓蕭家處置這一幫子對她不恭敬得人。
獄中又冷又陰,常年不見光,她恍恍惚惚總覺得有東西跟著她,隻敢躲在牢房的最角落,輕易不敢動一下,時不時還被躲在暗處的老鼠蟲蟻啃咬。
終於熬到大理寺審判,蕭嫣兒卻已經沒了大半條命,人被嚇得也已經有些瘋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