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看著麵前為常茂求情的文武,心底的情緒非常複雜。
他想的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趁此時機剪除掉朱允熥的羽翼。
不過,思索再三後他還是開口,看似勉為其難地答應道:“那就依你們之言,讓常茂戴罪立功。”
聞言,眾臣工齊齊朗聲開口:“謝陛下天恩!”
這件事情得以解決後,朱棣接著處理了其他的一些事務,等到全部商議結束,太陽已然日落西山。
不得不說,朱棣當真算得上是一個勤勉盡職的好皇帝。
……
遠在前線的常茂並不知道自己已經在生死線上走了一遭。
柳升襲營,傅忠身死,前線全軍上下都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
常茂和梅殷重新收攏了大軍,退後了十裏紮寨,清點傷亡後,選擇了按兵不動。
常茂經過這一戰,平時的銳氣也少了很多,變得沉默寡言起來。
像是一個泄了氣的皮球。
以至於軍中的一切事務也都交給了梅殷來做。
好在梅殷能力足夠,將全軍上下打理地井井有條。
沒有出現過任何的不妥之處。
他看到常茂有些像是受到了打擊一樣,也是為之同情。
這兩日常茂一直如此。
可謂是愁眉不展。
畢竟好多折了的兄弟,那都是出生入死的。
稱得上異父異母的親如兄弟。
好在柳升和盛庸沒有發動進一步的攻擊,不然的話恐怕他們想要再次組織有效抵抗非常困難。
這也讓梅殷感到奇怪。
按理說敵軍接連取得了兩場大勝,應當趁勢追擊,接連南下才是,但是柳升和盛庸卻停步不前,著實讓人一臉懵。
梅殷生怕他們在醞釀什麽計劃,連忙派出去人進行打探,得到的結果卻是有些令人意外。
柳升和盛庸之所以停滯不前,正是因為山東境內白蓮教的作亂。
這場作亂波及在山東、蘇北、皖北一帶,也就是泛淮河地區,甚至是更北部,聲勢太為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