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陣營混亂,被刺死砍死者、被人馬踐踏而死者不計其數,屍橫遍地,鬼哭神嚎。八麵圍攻,無處可去,包圍圈越來越小,人馬擁擠不堪,腳上踩著屍體,耳膜裏“啊……”地巨響,鬧成一片,咫尺之間都聽不清說話。
連中軍都被衝亂,張問被人從馬上擠將下來,要不是張盈和玄月拚死保護,不定要被踩死。他的烏紗帽早已不知道哪裏去,發髻也在抓扯之間抓散,亂發披在肩上,手裏拿著劍一肚子的絕望。為國捐軀,說的時候激動人心,真遇上了怎一個鬱悶了得。張問隨軍出來的時候見著明軍六萬大軍浩浩蕩蕩,雖然因為將官要領空餉,六萬是虛數,但人馬甚眾,四五萬人應該是有的,哪裏就想到這樣的陣容會遇到滅頂之災。
這時人群更加騷亂,紛紛向東北方麵奔跑,張問等人也被擁擠著向那邊移動,他墊起腳尖看去時,發現東北麵的建虜撤了,留了一個口子。明軍發現有路,不顧一切向那邊逃奔,頓時丟盔棄甲,有的幹脆連兵器也扔了。
這樣的出口等於是飲鴆止渴。建虜見明軍已經潰不成軍,戰敗就在眼前,為了減少自己的傷亡,故意讓出一個口子,等明軍潰逃,然後在後麵追殺,在半路截殺。這樣打起來,明軍隻顧逃命毫無戰心,就不再是戰鬥,而是屠殺。
如果沒圍死在這裏,明軍沒有生路,還會拚死一戰,大夥滿肚子仇恨怒火,死前還不殺兩個墊背麽。但是一旦有了路走,求生欲就會占據上風,人性使然。
張問等人就算知道這個道理,也沒有辦法阻止兵潰。不管怎樣,反正是沒轍了,張問已經無法指揮軍隊,也跟著人流向出口逃跑,走一步算一步。腳下軟綿綿的,全是屍體,張問的官袍下擺和靴子上全是血,凝固之後像硬布板一樣。張問一邊走一邊用劍將下擺割去,以免影響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