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劉朝帶著張問進了東華門,過了望恩橋,一直向西走,很快就看到了文華門,文華門內就是文華殿。按理皇帝召見大臣應該在文華殿,張問向文華殿瞧過去,這時劉朝卻說:“不在這兒,皇爺在養心殿。”
張問一聽有點頭暈,從東華門這邊去養心殿,得穿大半個紫禁城。
幾個太監一起向北走,走了許久,才走到景運門。一口氣走這麽遠,身體較胖的劉朝已是氣喘籲籲話也說不出來。張問年輕、身體健康,走路倒是沒有問題。他抬頭看了一眼黃色琉璃瓦的門道,心裏有種興奮。因為景運門裏麵就是後宮所在,所以景運門又稱為“禁門”,外朝大臣嚴禁擅入,隻準至門外台階二十步以外處停立。朱由校這皇帝當得卻是隨便,直接就叫大臣去裏麵見他。
從景運門進去,一直向西走,經過乾清宮前麵的廣場,走一陣,就到了禦膳門前,這裏麵才是養心殿了。劉朝喘了會兒氣,說道:“張大人,你在這裏等著,別亂走,咱家進去回稟。”
張問拱手道:“好。”
劉朝從門裏進去,過了許久,才走出來,說道:“皇爺叫張大人進去,走吧。”張問聽罷急忙小心翼翼地走進去,不敢東張西望。
本來張問覺得來養心殿已經很逾製了,卻不料劉朝帶著他穿過前麵的敞間,從穿堂小門直接進了後殿。張問越走心裏越是緊張,要知道皇帝可是常常在這養心殿的後殿休息睡覺,也常常有嬪妃在這裏侍寢,東西耳房甚至是後宮嬪妃們等待侍寢的專門值房。後宮裏,隻能有皇帝一個成年男子,今日張問卻被弄進了這個地方,不由得愈發忐忑。
果然更走到題著殿額“涵春室”的宮殿門口,就遇到了一個身作宮裝的嬪妃,身邊還有三四個宮女跟隨。張問看見人影,急忙目不斜視,不敢當眾盯著皇帝的女人看,連那嬪妃的模樣也沒看清楚,隻覺得步伐輕盈,很是誘人。張問心道:當皇帝真他釀的好。心裏不覺中生出一股大逆不道的想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