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圖書館。
王浩給周清源說起了自己的研究,簡單介紹了一下‘十三種’偏微分方向求解研究的想法。
說了一種、又說了一種……
周清源聽得直扯嘴角,他感覺再繼續聽下去,臉部肌肉都要僵硬了。
某一類偏微分方程的求解,一般都是很小的研究課題,好多博士生、研究生也會做,有些大學講師也會用類似的研究‘湊論文’。
這聽起來就和高中生,去研究一個題目的‘其他解法’,意思是差不多的。
當然了。
偏微分方程要複雜的多,隻要是前人沒有發現的方法,都屬於前沿、開拓性的研究,但不可否認的是,特類方程增加新的解法,對於數學發展的意義不大。
不是所有偏微分方程都是能求解的。
往往有重大研究價值的偏微分方程,一般並不能夠求出解析解。
這些才是重點研究對象。
鄭堯軍申請的國家科學基金項目的偏微分方程課題,是圍繞研究黎曼幾何和複幾何中典則度量的存在性、正則性及流形分類展開的。
國家基金支持的偏微分方程項目,是圍繞‘發展幾何偏微分方程理論’展開,換句話說,偏微分方程和幾何圖形聯係在一起,研究重要偏微分方程的性質,才是研發的核心方向和難點。
其中包含的領域就太多、太多了。
典則度量的研究、數學廣義相對論、各類完成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的存在性、唯一性、正則性及漸近性態……
等等。
王浩研究的也是偏微分方程求解,他的水平比普通研究生、博士生肯定高的多,各類求解的研究成果,也明顯要高上一個檔次。
但是,依舊可以歸屬要‘小研究’中,每一個研究單獨投稿,大概也就是‘擦著SCI’的邊。
十三個類型……
想到研究的數量,周清源心裏隻有敬佩,每一個研究確實都是小研究,但數量疊加也是可以引起質變的,十幾個小成果放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