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事談完,其他人都離開了。
王浩一個人站在空曠的教研室,回想著一個多月來的經曆,內心不由得感慨萬千。
從‘抑鬱跳樓’的臨時工講師,到享受正高待遇的教研員,教師方向也確定會在學期後提升為副教授,隻間隔一個多月時間,境遇已經有了天差地別。
教研室研究員,四級正教授同等待遇,也算是混出點東西了吧?
如果從教師方向提升職稱,想要評上四級教授難度是非常高的,學校也沒有權利直接把一個普通講師,直接提升為正教授級別,受到限製的主要是資曆和成果。
資曆,主要指工作年限。
成果也不夠。
按照西海大學的規定來說,評四級正教授需要擁有五級副教授職稱,擔任副教授期間,發表過至少30篇的SCI文章,並做過實際的實驗和研究,同時,需要在行業中具有引導作用,並為行業作出過貢獻。
後麵就沒有確定標準了。
五級副教授職稱,擔任副教授期間發表過超過30篇SCI,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絕大部分教授都在副教授職位上熬了十幾年,期間要不斷的做研究、發論文、帶學生,具備本學科領域一定的話語權,才有機會評上四級的正教授。
四級正教授,就是絕大部分高校教師職稱提升的天花板了。
絕大部分大學教授,終身也隻能是四級的正教授,再往上就都不是‘一般人’了,四級正教授到一級正教授,人數就是個金字塔模式,越是往上難度就越高、越稀有,想要提升到一級的正教授,前提是要有個院士頭銜。
現在擔任了教研室的研究員,享受到‘普通高校教師奮鬥巔峰’的待遇,走到哪裏都可以說上一句‘年輕有為’,甚至談上一句‘事業有成’,所以……
給家裏打個電話?
王浩思考著做出決定,拿起手機就撥通了老媽的電話。他之前和家裏也有兩次通話,都是聽了一大堆關心的話,說了幾句報個平安就掛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