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四十一章 七篇?不,是十篇!

西海大學,政務樓。

宣傳辦公室。

好幾個人都在查看著網上有關‘西海大學’、‘教研員’、‘正高級待遇講師’等的輿情。

年近五十的宣傳主任楊海燕,已經感覺到了緊張張,有些大學因為某些事件上新聞、上熱搜,被網上一通亂噴的時候,她還感覺很有意思,每次都看的津津有味。

現在,輪到了西海大學,心態頓時就不一樣了。

近兩年,宣傳辦公室也做過應對網絡輿情相關的措施研究,還讓底下好多人寫過報告、論文,但因為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就隻是當做一種手段研究,根本沒有得到重視。

不僅僅是楊海燕,所有人都想不到,有一天,西海大學也會成為輿情主角。

西海大學的地理位置太偏僻了,放在國內高校中隻是貼著‘重點’的邊,大學肯定稱不上差,但也肯定稱不上有多好。

平庸,總是容易被忽略。

現在楊海燕則是感覺到了危機,她甚至去搜索了一下,仔細看了一篇《互聯網時代下高校輿情如何應對》的文章,心裏才稍微安穩了些。

平日裏的果斷也展現出來,迅速交代了一係列的工作,“趕緊,去教務查一下王浩的詳細資料,以及和學校的工作協議。”

“聯係曲校長、理學院的欒院長、教務科技處的朱主任、蔡書記,把人事處的也找來……”

楊海燕連續說了一大堆名字、辦公室,隨後說道,“我們要開個會,速度要快!趕緊的,都動動!”

“電話沒人接的,直接過去找!”

半小時後。

政務樓會議室召開了一場臨時會議,由副校長曲樹生主持。

楊海燕說起了網上針對西海大學的輿情,總結道,“現在的輿情,主要就是兩點,一個是王浩。”

“王浩一個多月發表了七篇SCI,他的這些論文是否有問題,還是說,全都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