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不止是要準備參加STACS會議,他手裏還捏著兩份演講邀請函。
一份來自阿邁瑞肯斯坦福大學。
一份來自亞馬遜的數據分析研發中心。
他仔細看了兩份邀請函,仔細思考了一番,最終還是搖了搖頭。
去不了!
他倒是有心過去轉一圈,最好是能通過演講,獲得一些研發上的靈感,順便賺個幾萬美金回來,但邀請函上並沒有標注‘講座費’。
另外,時間也不允許。
下個月就要去參加STACS會議,做學術報告才是最重要的,哪還有時間跑一趟芬蘭,跑一趟阿邁瑞肯?時間太趕了,也太遠了。
拒絕,還是有點遺憾。
但是,仔細想了想又沒什麽,傅裏葉猜想輔助構建數學模型的研究,就隻是眾多的研究之一而已,他最開始甚至沒有太重視。
如果是去國外高校、科研機構講課,以後肯定有的是機會。
STACS會議作學術報告才更加重要,繼續改善大數相乘算法,才是真正重量級的成果內容。
下一周,來了。
王浩依舊過程正常的生活,也正常的給學生授課,有些遺憾的是,課程已經到了尾聲。
這就是最後一周,最後一堂課。
當課程進入到最後部分的時候,內容的難度往往就會變高,同時,對於知識掌握的要求也會變低,因為最後部分的內容,都是隻要求學生‘了解’,而不是真正去掌握。
這就好像是高中的物理,最後的內容有愛因斯坦相對論,簡單介紹了一下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
毫無疑問,無論是狹義相對論,還是廣義相對論,其難度遠遠超出了中學級別,根本不是一般學生能夠聽懂的,甚至說,隻是相對論的原理、基本物理邏輯,中學老師能明白都很不錯了。
《偏微分方程》課程也是一樣,最後的大章是真正深入的解析一階偏微分方程,還牽扯到Cauchy-Kovalevskaya定理的內容,再繼續深入就是數學係研究生需要掌握的知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