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META量子紀元

第24章 簡潔的規律

借用生物實驗室裏的3D掃描儀,安集總算是把這塊隕石的模型建立好了。

他實在沒想到,這小小不起眼的東西,居然用上了128億像素的顯微級掃描功能。而且整個過程用了將近兩個多小時,有些局部還沒能徹底還原。

其實一開始安集隻是打算隨便做個簡單模型,並沒有耐心把它搞這麽精細。畢竟冀嬌拿過去也就隻是當作紀念,這種掃描副本也沒啥研究價值,或許她隻是想做成一個虛擬裝飾品,頂多把它3D打印出來,平時掛著脖子上。

然而在經過局部放大觀察後,安集發現上麵的紋路不太對勁。肉眼可見的一條條花紋,在經過百倍放大後,才能看清這是由無數個點陣構成的線條。而這些點陣經過再一次放大,則能發現它們之中還包含了更多紋路。直到分辨率達到每像素十納米左右,畫麵上已經很難分辨是否還有這種特性,因為這已經是該掃描儀的顯微極限。

而且再放大就已經到達排列結構級別,從分子物理的角度來講,絕不會再有明顯凹凸了。至少,理論上是如此,隻不過安集目前手上沒有更大倍率的掃描儀器,無法進一步驗證。

就像俄羅斯套娃一樣,點陣和紋路一環套一環,它完全不像是隨機產生的。

如果說這無數個小點都是純天然形成,那隻能感歎宇宙之鬼斧神工,但很明顯這種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它的紋路排列簡直堪比生物體,給人的感覺是有序而優美。

安集越想越覺得奇怪,習慣性地拿出草稿紙運算起來。

不算不知道,當一係列分析幾何的長算式列出之後,這些紋路居然展現出極其完整的規律性,簡直像是專門給人展示出來!

看著算式結果,一種大膽的猜測在心中迸發。

難道它是一塊生物化石碎片?或者是由智能文明刻意製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