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META量子紀元

第25章 天外奇物

研討會持續了一星期,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飛往青島,加入到這場跨越諸多領域的大發現中。但令人失望的是,這項研究迄今為止幾乎沒有得到任何有效結論。

專家們一開始的研究方向還很保守,更傾向於把它當作宇宙極端環境裏的自然產物,不過隨著實驗進展,人們現在越發相信另外的研究方向,一個將會震驚全人類的論點呼之欲出。

那就是,這東西有極大可能來自於高級智慧生命。

隕石的材質並不複雜,屬於一種名為‘滲碳體’的晶體化合物。由碳和鐵構成,其化學穩定性很高,同時硬度也極強,但它的分子排列結構卻讓物理學家們感到費解。

與實驗室裏合成的均質碳化鐵不同,這東西的微觀形態更像非晶體,或者是工業碳鋼的同分異構體,材料學家們絞盡腦汁,始終無法複製出同樣的結構。就算使用同位素強行去模擬類似結構,也無法消除其最終形態產生的大量輻射。最終大家隻能承認,這東西無法人工製造,至少以目前的技術水準,人們暫時無法模擬出其需要的合成環境。

到這一步為止,研究還處於正常範疇。

而後來發生的事情,則完全打破了人們對於分子物理的認知。

在經過一係列高溫、高壓、通電等等實驗之後,它的微觀結構赫然產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就像是有一塊智能中樞,在控製著其原子運動!

受到足以破壞結構的力度衝擊時,其鐵原子吸收了衝擊能量,並與四周的碳原子分離開來,鐵離子們重新組合,彼此形成金剛石一樣的抗擊結構,並釋放出巨大熱量。

其後的幾分鍾裏,這種熱量幾乎沒有浪費,而是慢慢被內部吸收,使結構重新恢複原貌,整個過程中這塊隕石居然沒有產生絲毫形變。

而在足以使其融化的高溫高壓之下,其碳原子則主動分離了化學鍵,變成一種完全阻熱的結構,自身吸收的那部分熱量最終則保存用於恢複結構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