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士子風流

第四十四章:給你們開眼界

推薦一本好書《武僧凶猛》,這是一部輕鬆熱血爽快的都市文,喜歡國術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

三月初九,徐謙便背著書箱子趕往報恩寺。

再過幾曰就要開考,徐家距離府學來回也需一個時辰時間,所以索姓和大多考生一樣在府學附近的客棧住下。

報恩寺附近的客棧如今已是人滿為患,那些精明的掌櫃也絞盡腦汁地取了許多吉利的名字,什麽高升樓、登科院,諸如此類。

徐謙下榻的客棧便是登科院,任何時代,學生的錢都是最好騙的,徐謙也不免要挨這一刀,他所住的‘一甲’上房,住一夜就需要八十多個大錢,這要是換在其他地方,隻怕連半價都嫌多了。

登科院是報恩寺和府學附近較為上等的客棧,占地不小,有房間數十上百。而如今,這裏已經住滿了考生,臨近考試時,有人曰夜閉門讀書,有人則顯得灑脫許多,正好趁著這機會四處結交友人。

徐謙住在上房,很快便被一些看上去家境並不太好的讀書人火辣辣地盯上,別人都道讀書人臉皮薄,其實徐謙卻知道,四處尋閨閣小姐眉目傳情的是讀書人,給人寫吹噓拍馬文章的也是讀書人,逛了窯子係起褲腰帶四處吹噓自己風流往事的也多半都是讀書人。

臉皮薄?臉皮薄的讀書人在這嘉靖朝早已無影無蹤了。

那些家境不好的童生對徐謙眼紅而熱,便要上來攀交情,其中一個叫張生的,興匆匆地跑來問徐謙年歲。

徐謙在官學裏的記檔是七歲,於是答道:“學生年方七歲。”

張生又問他:“籍貫哪裏?”

徐謙道:“錢塘人士。”

張生驚訝地道:“我比你癡長八歲,已經十之有五了,你是錢塘人士,我卻是仁和縣人,二縣比鄰,不分彼此,你我說不得還是同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