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知道此事前因後果,想要一探究竟的唯一辦法其實很簡單,那便是花上幾文錢去買一份那新鮮出爐的報紙。
淩波樓的人終於還是忍不住心裏的好奇了,恰好這時,街上又傳來報童撕聲揭底的聲音,終於有個讀書人探出窗去,大叫一聲:“拿一份報紙。”
一份報紙很快地落在了這個讀書人的手裏,明報的紙張很大,信息量也是不小,不過受限於這時代紙張的技藝,所以並沒有讓正反麵都刊印文字。不過對於這個看書基本用抄的年代來說,已是十分豐富了。
整個報紙分為了五個版塊,頭版乃是評議,而頭版上的文章也立即吸引了這讀書人注意。
這篇文章竟是謝遷謝學士撰寫,很快,這個讀書人便感覺到物有所值,畢竟幾個銅錢就能看到謝學士的文章,實在值當,謝學士的文章,許多時候便是求都求不來的。
這個時代的讀書人除了那些名門世家之外,家中大多都沒有太多的藏書,要獲取知識,都是靠借閱或者抄錄,而幾文錢便有如此豐富的知識量,對於那些不上不下的讀書人來說,實在有致命的吸引力。
謝學士的文章如行雲流水,滿篇都是懷念於謙之作,將這於謙的事跡進行了藝術加工,讀之讓人心潮澎湃。
而這時候,那讀書人終於明白為何於公子要動手打人了,這篇報紙第一刊便是吹捧於家祖宗的,可是卻有個家夥跑來說這東西一文不值,還說報中的內容定是胡言亂語,人家祖宗受了侮辱,會肯跟你罷休嗎?不把你打成三等殘廢,這都算是於家手下留情了。
“這就難怪了。”恍然大悟的讀書人忍不住搖頭晃腦,既陶醉在這華美的文章之中,又解開了他心中的疑竇。
其餘人並不急著去買,畢竟這杭州是文人就是個小圈子,為了買份報紙而得罪了那些放出風去的名士,似乎有些不妥,就算是買,那也該私下裏去買,隻是大家心裏存著好奇,總是希望能揭開這謎底,他們見這個讀書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心裏便想,果然真相在這報紙之中,於是更加心癢難耐,隻盼這買了報的人為他們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