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次月考,本來隻能算個小考。
但這次謝井原有點壓力。
他留意過柳溪川平時做題的狀態,和他一樣,她做數學題是不帶停頓的,掃一遍題目立刻直接往下寫解題步驟。
和他不一樣的是,柳溪川分一半心啃牛肉幹。
柳溪川邊啃牛肉幹邊做題,能做到和謝井原差不多同時收工。
一開始以為她隻是跳步驟,寫得不仔細。
仔細看過一次……
起碼六道題是用微積分做的。
要臉嗎?
天理何在?
謝井原平時搞競賽,雖然主要是訓練思維,但高數是要涉及的,不過他不會在學校普通的考試中用,一來不確定老師給不給分,二來……身為高中生,要有點高中生的職業道德。
話說回來,數學這方麵,本身文科數學簡單,到了一定水平幾乎是拉不開差距的,柳溪川和他應該是同一水平。
語文、英語、曆史三科,死記硬背的部分,柳溪川反而弱;自由發揮的部分,她能發揮得更好。
但她的耐性是真差,一篇作文開頭字還清秀,800字以後簡直無法辨認,卷麵整潔可能影響判分。
綜合考慮得出結論:第一,總分第一可能換人;第二,一二名差距會在五分以內。
勝敗乃兵家常事,謝井原參加競賽也不能保證每次摘金。但在聖華考試上的這個第一反而不一樣,焦慮感來自“連擊中斷”,多少會有點遺憾,也影響後續的堅持。
考試時謝井原坐柳溪川前排,第一科照例是語文,收卷時他忍不住看了兩眼——這裏答案選A,那裏選C,然後是作文,寫得比他長。
作文的字寫得東倒西歪,不怎麽像女生的考卷。
“‘苟利國家生死以’的下一句是什麽?我死都沒想出來。”女生看似頗為懊惱。
“豈因禍福避趨之。”男生平靜地答道。